•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公益好声音 | “在城长”让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
常青藤&好公益 2023-05-26 来源:好公益平台


525日下午,由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好公益平台支持的“连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长’让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主题媒体沙龙暨“汩汩——流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公益艺术展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行,流动儿童服务支持领域的社会组织代表、研究机构、一线工作者与20余家媒体记者展开交流,探讨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急缺性、重要性及解决思路。

与城市当地户籍儿童相比,无论是教育机会还是社区和社会服务,流动儿童获得的资源都较为有限。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儿童规模为7109万人,流动儿童占全部儿童比例为23.9%,平均每4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谁来为流动儿童提供急需的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如何让流动儿童获得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这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物理空间+社会化服务”

1685415925282129.jpg

北京师范大学陶传进教授在沙龙现场

本场沙龙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传进从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的困境和解决方案两个层面,为大家做了“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问题和努力”主题演讲。陶教授认为,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即使有了一处住所,对很多流动儿童来说这个临时住所并不是“家”,他们仍有强烈的漂泊感和不安全感。社会组织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资源、帮助和社会服务。这其中颇有成效的服务模式是为流动儿童创建一个物理空间并在其中开展结构性的社会活动,通过持续地开展活动,让流动儿童和社区建立连接,将其社会关系扎根于城市。在“物理空间+社会化服务”的探索中,社会组织运用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发挥流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平等、参与、接纳、友好,是社会组织为流动儿童开展服务的基调。这一模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流动儿童所面对的难题。

在城长生活馆: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探索实践

那么,这一模式在现实中是否可行?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发总监李远香详细介绍了“在城长生活馆”的项目模式,用生动的讲解给出了“完全可行”的答案。

1685415967482433.jpg

常青藤研发总监李远香

李远香分享说,“在城长”,顾名思义,就是希望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现状中有一些不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因素,如居住环境杂乱,父母工作时间长、无暇陪伴儿童,社区及周边人员和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一部分流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相对滞后、学习习惯和行为问题突出,流动儿童和家庭缺少社会支持力量,应对困难的能力薄弱等。针对这些挑战,“在城长生活馆”从提供安全友好的社区活动空间、儿童保护服务、家庭教育支持和儿童社会情感学习与发展机会等方面入手,帮助流动儿童和家庭弥补社区服务不足,助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在城长生活馆”非常关注为流动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情感学习与支持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吐槽大会”“儿童情绪小组”“生命图书馆”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与自己、同伴、家庭、自然和社会的良好关系,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李远香看来,“在城长生活馆”在为流动儿童提供社区服务方面既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又体现出创新性和前瞻性。生活馆通过本地社会组织的社工为流动儿童提供全年陪伴和指导,开展最基础的儿童保护、困境流动儿童个案服务,从预防的视角避免儿童权利侵害和困境固化带来的弥补成本,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培育流动儿童和家长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同时,生活馆以本地化运营为原则,以参与者为中心开展社区动员和服务,实现受助者向施助者转变,从而构建本地支持网络,扩大社会合作,实现公益项目和社会组织的有机生长。

“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提供儿童友好的空间和服务。”李远香认为,“在城长生活馆”多年实践为未来流动儿童服务工作带来了一些启发。首先,流动困境儿童因为户籍、居住地、父母职业、升学政策限制等问题呈现隐蔽性和动态性特点,且没有被纳入现有的民政困境儿童帮扶范围。其次,城乡儿童之家应盘活公共场地资源,引进、嫁接社会组织在地化的社工服务,通过“物理空间+社会化运作”的模式服务更多的流动儿童。

从“流动妈妈”到公益实践者

“我特别感恩能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遇到常青藤。”原常青藤北京天桥生活馆、太平街生活馆馆长易静说。易静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在城长生活馆”给她自己和孩子带来的神奇改变。

1685416004430644.jpg

天津生活馆创办人易静

2008年,易静和家人初到北京,那时她是一名全职妈妈,住在南四环一个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北京很大,当时除了几个老乡,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就这样在北京很无趣地生活了几年,发现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与社会越来越脱节,内心也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都不太敢和人打交道,做事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那种孤独感、焦虑感真的只有自己知道,无法言喻。”易静回忆说。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易静和孩子第一次参加生活馆组织的亲子活动,活动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随着母子俩多次参与生活馆的活动,易静逐渐变成了生活馆里的志愿者妈妈,又成为一名全职公益人,先后担任常青藤北京天桥生活馆、太平街生活馆馆长。在服务过程中,易静发现周边社区的孩子们缺少深入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于是她设计了“同伴学堂”,以儿童为中心,由孩子们担任小老师,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同年龄的小伙伴做知识讲授,艺术交流,成长共学,游戏互动。同伴学堂搭建了一个孩子们对话、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有效激励了孩子们的正向学习,增强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及自信心,让孩子对社区生活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2020年7月,在北京生活12年后,易静一家到天津安家落户。初来乍到,易静敏锐地注意到新小区里的流动儿童数量多、资源短缺。于是,易静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需求调研,在常青藤团队的支持下,在天津创办了一个全新的“在城长生活馆”并于2023年5月对外开放,继续为当地的流动儿童提供多元化的公益服务。截至目前,新馆注册志愿者达到100人以上,服务人次达到2000人次以上,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有了生活馆这个平台,我们初来天津的焦虑感减少了,孩子和大人都交到了新朋友,孤独感越来越少,大家对天津的新家产生了归属感。”易静说。

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随后,专家和一线社会组织代表围绕“连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展开热烈讨论。

提及儿童教育成长的问题时,公众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陶传进教授认为,社区对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来流动儿童心理上有漂泊感,要把生活空间固定化、扎根化,就必须以社区为坐落点。其二,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和学校教育是核心,但社区也承担着很多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成长功能、参与社会的功能。


1685416050678394.jpg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主任卢金艳

在流动儿童服务领域,不同社会组织的工作方法既有共通之处,也各具特色。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从2003年开始探索针对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副主任卢金艳在介绍协作者的工作方法和特色时表示,协作者打造的协作者童缘项目秉持“每个孩子都可以改变世界”的理念,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儿童-家庭-社区-社会的“四位一体”服务,采用参与式的社会工作手法,贯穿系统视角、优势视角和助人自助的服务策略,为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开展社区教育专业服务,并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合作,构建“服务创新-研究倡导-专业支持”三位一体的战略服务体系,协助困境人群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并在服务中开展政策倡导、公众教育,培育草根组织,发展社会工作,推动社会发展。

1685416088297359.jpg

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林岳

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创始人、理事长林岳强调“如何对待儿童”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在城长生活馆”为流动儿童提供安全空间、稳定陪伴和个案支持的服务模式,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和参与权落实到生活馆每一天的工作中。

1685416208423006.jpg

澳门同济慈善基金会北京办事项目经理翟希婷

澳门同济慈善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项目经理翟希婷则从行业观察者的视角,与媒体朋友分享了她看到的社会组织解决流动儿童社区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她认为,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社会组织可以扎根社区,有效地撬动当地资源;此外,当社会组织为流动儿童家庭服务时,可以有效触达流动儿童的父母,由此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育儿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在讨论如何将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方法拓展到更广的地区,让更多人受益时,嘉宾们认为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倡导、公众倡导、社会动员等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流动儿童群体,其中媒体扮演着重要且关键的角色。

最后,嘉宾们还对如何进一步改善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林岳提出,希望国家已经建立的“儿童之家”能够运转起来,其服务范围能覆盖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她同时希望将流动儿童中的困境儿童纳入民政系统的困境儿童托底服务对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对流动儿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见证艺术的力量,为儿童的今天也为未来

与以往的媒体沙龙不同的是,本期媒体沙龙与“汩汩——流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公益艺术展相结合,邀请青年导演、艺术家、设计师通过影像、装置、AR绘本等多种艺术形式,带领大家走近流动儿童,共同畅想公益事业的更多可能性。

1685416241272212.jpg

术展策展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博士候选人曾雨阳

据本次艺术展策展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博士候选人曾雨阳介绍,汩汩,意即溪水流动的声貌,也是源源不断的文思。作为此次展览的艺术主题,“汩汩”象征着迁移至陌生城市的中国流动儿童群体,其境遇好像绵亘蜿蜒的河道,隐蔽、边缘化,与城市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容忽视。展览共分为“源”“游”“涌”三个章节,依次探讨作为常青藤初心的流动儿童境况起“源”,“在城长生活馆”成功案例的漫“游”,以及流动儿童社区服务未来目标的汇“涌”。三位参展艺术家——中国传媒大学赵瑞敏、中央美术学院马赫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高晨曦,分别通过影像、装置和AR绘本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孩子们多年来在生活馆内完成的绘画、手工,以及在工作坊中童言无忌的趣闻轶事,呈现一场关于成长和生命力的协奏、迸发。

1685416281456369.jpg

来宾们观看艺术展

在本期沙龙最后,媒体记者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与嘉宾交流。本期媒体沙龙共吸引2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这也是中国好公益平台系列媒体沙龙的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