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公益好声音 | 关注流动儿童成长,“连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活动在京举行
记者 彭镜陶 编辑 杨海 2023-05-26 来源:新京报

“物理空间+社会化服务”就是一套颇有成效的模式:为流动儿童创建一个物理空间并在其中持续开展结构性的社会活动,让流动儿童和社区建立连接,将其社会关系扎根于城市。


新京报讯(记者 彭镜陶)5月25日下午,由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好公益平台支持的“连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长’让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主题媒体沙龙暨“汩汩——流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公益艺术展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行,流动儿童服务支持领域的社会组织代表、研究机构、一线工作者进行分享,探讨了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急缺性、重要性及解决思路。


1685424735312898.jpeg

打通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圆桌对话现场。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


据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儿童规模为7109万人,流动儿童占全部儿童比例为23.9%,平均每4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


对话现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陶传进从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的困境和解决方案两个层面,做了“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问题和努力”主题演讲。陶教授认为,对很多流动儿童来说,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即使有了一处住所,他们仍有强烈的漂泊感和不安全感。


陶传进认为,社会组织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资源、帮助和社会服务。“物理空间+社会化服务”就是一套颇有成效的模式:为流动儿童创建一个物理空间并在其中持续开展结构性的社会活动,让流动儿童和社区建立连接,将其社会关系扎根于城市。平等、参与、接纳、友好,是社会组织为流动儿童开展服务的基调。在这种模式的探索中,社会组织运用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发挥流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这一模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流动儿童所面对的难题。


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发总监李远香则详细介绍了“在城长生活馆”的项目模式。李远香说,“在城长”,顾名思义,就是希望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起成长。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现状中有一些不利于其成长发展的因素,如居住环境杂乱,父母工作时间长、无暇陪伴儿童,社区及周边人员和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一部分流动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相对滞后、学习习惯和行为问题突出,流动儿童和家庭缺少社会支持力量,应对困难的能力薄弱等。针对这些挑战,“在城长生活馆”从提供安全友好的社区活动空间、儿童保护服务、家庭教育支持和儿童社会情感学习与发展机会等方面入手,帮助流动儿童和家庭弥补社区服务不足,助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创始人、理事长林岳提出,希望国家已经建立的“儿童之家”能够运转起来,其服务范围能覆盖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她同时希望将流动儿童中的困境儿童纳入民政系统的困境儿童托底服务对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些,对流动儿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据介绍,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于2012年4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注册成立,是聚焦于为流动儿童提供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2014年,常青藤在北京两个流动社区建立了“在城长生活馆”,得到当地政府、行业基金会的认可,并在2016年陆续建立了8个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