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nandu.org.cn
  • 010-51656856
  • 南都微信
草根NGO与基金会关注领域迥异,或成资源配置壁垒
2014-10-18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类型NGO组织数量的增长率分别高达157.4%和54.8%,NGO组织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这其中,草根NGO组织和社团的增长速度尤其为人瞩目。随着各类型NGO组织数量的增加,受到关注的公益领域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尽管如此,各类型NGO组织的关注重点却不尽相同。
    2010年12月,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合作完成了“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的调研”,通过电话访问方式成功访问451个样本,涉及的机构类型包括民政注册的NGO、工商注册的NGO、未注册的NGO、社团、国际NGO、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国际基金会。调查结果表明,基金会与草根NGO组织间在资金规模上存在较大差距,且两者的重点服务领域各有侧重。而这一点极有可能成为制约公益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障碍。
    调查数据显示,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和扶贫等传统开放式服务领域仍然是所有类型NGO组织的主要关注领域,占比达到72.3%。残疾人、老年人和劳工服务等弱势群体保护领域也开始成为一众NGO组织关注的重点,总共占到16.2%。与此同时,受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自然灾害频发以及NGO自身发展需求增大等的影响,社会工作、NGO支持性组织、灾害管理以及灾害重建等内容逐渐成为NGO服务领域中的后起之秀。
    除教育领域为所有NGO组织共同关注外,草根NGO组织与基金会在服务领域侧重点上存有较大差异,两者的交叉点可谓少之又少。公募基金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多集中在扶贫、农村发展、NGO支持和劳工服务等传统服务领域,非公募基金会则对医疗卫生与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关注度略高。而草根NGO组织和社团却更看重环境保护、老年人服务、法律维权和社会工作等领域。
    一方面,草根NGO组织在其关注的环境保护、法律维权和社会工作三个领域,无论与公募基金亦或是非公募基金均没有任何交集可言。其中,在法律维权和社会工作方面,基金会甚至从未给予过相应关注。另一方面,尽管基金会与草根NGO组织在包括医疗、扶贫、残疾人服务、弱势群体保护、老年人服务和劳工服务等在内的广泛领域中拥有相近的偏好。然而,上述领域却极少为草根NGO组织的发展重点。尤其是在公募基金关注的农村发展、NGO支持和非公募基金积极作为的社区发展服务领域,草根NGO组织几乎从未涉足。即便是两者均有所关注的环境保护和扶贫领域,重视程度也大相径庭,草根NGO组织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明显高过基金会,两者相差几近10个百分点;相反在扶贫领域,公募基金的关注程度却超过草根NGO组织将近20个百分点。

附图  各类型NGO组织服务领域分布(单位:%,N=449)


资料来源:《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本调研由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共同发起并合作开展。
:开放题,应答比例大于100%


某一服务领域的关注度高不一定表示分配到的公益资源也同样优厚。资金规模的悬殊加之关注领域的迥异,直接导致了公益资源在不同社会公益领域分配中的厚此薄彼。与关注领域差距相当的是基金会与草根NGO组织在资金规模上的较大差距。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NGO组织中,基金会的资金规模最大,有59.1%的基金会年运作资金集中在100至1000万之间,资金在1000万以上的占到27.3%,因此,有86.4%的基金会年运作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相反,在草根NGO组织中,经过民政注册或工商注册的草根NGO组织有一半以上的年运作资金规模在100至1000万之间(民政注册53.6%,工商注册57.1%),其余为经任何注册的草根NGO组织中则只有15.9%的组织可以达到相当水平。这就意味着公益资源配置会明显向为资金势力雄厚的基金会所关注的服务领域倾斜,而草根NGO组织所关注的领域由于极少与基金会发生重合而只能得到极少的公益资源。更重要的是,彼此间的资源互动也会因为缺少共同的关注领域而变得障碍重重。

因此,公益NGO组织对某些服务领域的特别关注恐已难谓组织发展的个体问题,而是正在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事实上,基金会与草根NGO组织服务领域的偏好差异,极易成为两类组织资源互动的重要障碍,导致公益资源的严重不匹配。